~池上便當故事文化館~
便當!! 便當!! 每回搭火車停留池上時,月台上總會響起這個熟悉的聲響。池上的便當真的很有名氣啊!!想知道池上便當的發展歷史,就要逛逛台九線旁的文化故事館囉!!!
~池上便當故事文化館~
館外以鐵道為意象,設有平交道、鐵軌及藍毘火車一輛,讓人有置身在月台的感覺啊!!!!
~池上便當故事文化館~
這個藍皮火車,現在幾乎看不到囉!!!! 可說是骨董級的車廂啊!!
略微斑駁的地標標市,也很有復古風味耶!!
~池上便當故事文化館~
便當文化館也是悟饕便當的發源地,來這邊逛一趟可以清楚的知道悟饕的進化史。
可惜的是,悟饕並沒有素食便當,我們也就只能逛逛囉@@
~池上便當故事文化館~
門口擺放的火車,可不是好看而已喔!!
裡頭經過改造後,就變成一個獨特的用餐環境,買個便當來體驗一下搭火車吃飯的感覺吧!!
除了頭頂上古老的電風扇,一旁還有冷氣啦!! 炎炎夏日也不用怕會太熱。
~池上便當故事文化館~
如果車廂內的限量坐位沒搶到,那就坐坐戶外吧!!
一樣是火車上拆下來的椅子,很有復古風味啊!!
~池上便當故事文化館~
池上便當的改變,大致上在這個圖片裡都看得出來。
1948年第一代飯包~用三角飯糰的形式,以月桃葉包裹綁上麻繩販售。
1962年第二代飯包~戰後經濟復甦豬肝供不應求而改燒肉,烤肉乾改為香腸,蛋餅應台鐵要求改成魯蛋,首次使用木盒當包材。
1976年第三代飯包~因大坡池蝦月來越稀少而拿掉,醃製黃蘿蔔改成薑片,一使用醃鹹菜但又拿掉。
1999年第四代飯包~確立使用醃鹹菜來增加飯包風味,並也發展出原木盒飯包。(此時悟饕開始接手經營)
2010年第五代飯包~早期復古菜色重現,將米飯捏成飯糰,並以手工竹葉飯盒包裝,此飯包目的在重現傳統風味,而非營業用。
(以上資訊來自池上便當文化故事館圖片資料!!!)
小小的圖文解說,讓我們輕易的了解便當的演變,果然很有歷史風味啊!!
~池上便當故事文化館~
走進木門大開的文化故事館,裡頭會有什麼驚喜等著我們呢???
~池上便當故事文化館~
一樓除了販賣悟饕便當外,還有一些古早味的小零嘴,好懷念的小東西耶!!
大都是小時候海豚看過的零嘴,每回看到這些零嘴,都會勾起一些童年趣事。
~池上便當故事文化館~
一幅懷舊壁畫家上牛車的擺設,很有回到農村的感覺。
除了懷舊小物之外,還賣有池上的相關特產喔!!
~池上便當故事文化館~
古的戲院,這裡每天都有播放舊式電影,旅客可以看看時刻表,來懷念一下吧!!!
聽說二樓也不少東西可以觀賞,只是海豚重沒上去過@@
那個...................下回再來探訪喔!!!!!!
~旅行相關資訊~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忠孝路259號 (省道台九線旁)
電話:(089)862-326
營業時間:周一~周日 (0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