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洲李氏古宅)
位在蘆洲市中心有一處古色古香的老宅院,昔日李氏家族的大宅院,現改為李友邦將軍紀念館,還有提供嬰幼兒收涎及抓周的古禮活動。
(蘆洲李氏古宅)
隴西堂是李氏一族的堂號,李氏先祖於清乾隆末年到台灣定居蘆洲,此為台灣李式第一世祖。
李邦友將軍為民主革命而犧牲,在台灣近代史上有其一定的歷史定位。
關於李邦友將軍的相關事蹟,海豚就不多說囉!!這次很單純的就是來看一間老房子啊!!
(蘆洲李氏古宅)
一進蘆洲李宅,會看到這個平面雕像,是李邦友將軍與嚴秀峰女士賢伉儷。
兩位都有參加的民主革命活動,海豚妹妹說有印象,我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啊XDDDDDDDDDDDDDDD
看來,以前念的書都還給老師啦@@
(蘆洲李氏古宅)
現金的李氏古宅,吸引許多爸媽錢來朝聖,為的就是小朋友的抓周禮與收涎,採用古禮來舉辦小朋友成長的關鍵時刻,算是親子間的小小記錄。
(蘆洲李氏古宅)
具有兩百多年歷史的李祖厝,是一個三進的四合院建築,來欣賞古厝的美麗之處吧!!
(蘆洲李氏古宅)
古厝前有一大片綠地與半月池,是小朋友奔跑的好地方。
(蘆洲李氏古宅)
古宅內的小商店,掛上了復古的菸酒商標,很有古早味!!
裡面賣有古宅相關紀念品,還有抓周相關紀念品也在這裡採購喔!!
(蘆洲李氏古宅)
寶寶滿周歲時,都會準備多項具有代表性的物品,給小朋友抓,用以測試長大後的職業,算是很有趣的一項古禮。
每樣東西代表著不同的職業別,例如印章代表官權,是當大官的命、雞腿代表有福氣,一生不愁吃穿、麥克風的話則是音樂家或者歌星,其他相關物品就等著旅客們帶小寶寶再來觀看囉!!
(蘆洲李氏古宅)
房舍中間的小通道,擺上了幾個古早味的童玩,小木馬、竹搖籃,讓前來遊玩的小寶貝們可以玩的盡興。
(蘆洲李氏古宅)
古宅內原本的飲用水來自水井,看著井上寫著活水,是代表現在還有水可用的意思吧!!
另外,還有看到幫浦馬達,這可以古物一枚啊!!幾乎都是在鄉下地方才可以看到的東西了!!
(蘆洲李氏古宅)
古宅說大不大的,處處都有美景。房舍院落間的小通道與房子前裝飾物品,都很有古早味。
(蘆洲李氏古宅)
屋後發現一個石磨台,一旁板凳上放的是麵團脫水的擺飾吧!
利用扁擔壓米脫水,海豚還真的沒看過耶!!呵呵!!
(灶腳)
俗稱灶腳的廚房地區,是家中婦女大展身手最重要的地方。
過去李家醬菜等醃製品都是家中婦女自行製作,而擺放的位置就在龍、虎邊的天井位置。
較特殊的是目前仍有族人記得,醬油製作前的準備及方法,先將所需黑豆清洗淨,再放入水中燒煮,當黑豆已熟爛時,移至太陽下,日曬約一至二小時再翻面,經過一天後,攤開並覆蓋棉布置於不通風的空間中,直至發霉,此後每日均需翻面,這樣持續三、四天後,再拿至太陽下日曬一天。
至此,製作醬油的前置步驟算完成,可將完成品裝置在罐中,直至要製作醬油時,再取出。
(臥房)
這個空間是李家分房後,由三房李樹華居住的空間。目前室內的情境擺設,是復原民國四、五十年的情況。與一般傳統宅第相似的是,在屋內角落有一個布簾區隔的空間,內有尿桶及糞桶各一,這種空間叫做"尿屎巷仔"。
李家在分房後,各房自行整修空間,其中較特殊的是各房族人自行在房門門檻上,雕刻各式各樣的裝飾,以象徵新氣象。目前因歷經修復後已無法窺得原有風貌。
梳妝台為臥房中重要的家具之一,相傳李家曾嚴格規定:婦女每天早上出門前必須梳妝打扮完整,並且插飾一種名為"春仔花"的花朵。
床的後方還有一個小樓梯,可以通往屋內上方的小閣樓,此處並沒有開放參觀。
(綁腳椅)
綁腳也是要工具的啊!!看起來小巧的椅子是綁腳專用的喔!!
(古宅內小小的裝飾物都很有意思啊!!)
(蘆洲李氏古宅)
海豚翻拍了一張陳設在古宅內的照片,以這張空拍圖可以清楚的看出古宅的格局。
三進的大院落,左右雙層護龍,算是一間很大的宅院。
(售票處)
參觀古宅得要繳門票費用喔!!參加抓周活動的旅客,應該可以免去門票費用的收取。
走一趟古宅,除了可以見證小寶貝重要的成長過程外,細細品嘗古宅的美麗之處,也是非常重要的。
海豚2015年的遊記,就用蘆洲古宅當結尾囉!!呼~2015年的遊記終於結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