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西柱狀玄武岩&鯨魚洞)
有岩瀑稱號的池西柱狀玄武岩,以及小門嶼海上的大鯨魚,兩者都是西嶼的景點。
(池西柱狀玄武岩)
從池西村跟著指標走過蜿蜒的小路,會看到矗立在海岸線旁的柱狀玄武岩。
這裡的玄武岩不高,大約一層樓的高度,加上海水打來白色浪花,有不一樣的美感。
(池西柱狀玄武岩)
這次到澎湖,玄武岩的觀賞是重點行程,海豚一開始只相中大果葉玄武岩,池西這是個完全是意外的收穫啊!!
池西這個玄武岩又有岩瀑之稱,下雨時雨水隨著玄武岩的縫隙流下,形成美麗的瀑布景觀。
會在池西地區多逛逛,主要是我家老兵要尋找當年的回憶,只說有一間馬路邊的廟宇,以前曾經待過,原本以為是赤馬村的赤樊桃殿。
後來不小心經過池西的關帝廟,才勾起許多回憶,說啥應該是這間廟,前面有漁港,以前常在港口游泳甚麼的,還看了馬路的方向。
只是,我們把車停在廟的後方,準備步行到前殿去探看落成日期,一開始在側門看到一頭祭祀的豬隻被宰殺,後來在大店門口看到一顆豬頭就放在地上@@
嚇的海豚倒退三步,遠遠的就閃開啦!! 這間關帝廟到底幾年落成的,還是不可考啊XDDDDDDDDDDD
連民宿主人給的西嶼景點地圖ㄅ
(仙人掌)
澎湖隨處可見的仙人掌,天人菊偏偏在暑假才有開,夏天的澎湖很熱耶!!
海豚是隻不太玩水的海豚,夏天來訪澎湖的話,大概會變成一夜乾吧XDDDDDDDDD
(池西柱狀玄武岩)
池西的柱狀玄武岩幾乎是整個海岸線都可以觀賞,海豚覺得最佳欣賞角度,應該是租一艘小漁船在海上漂浮,才可以看到最好的一面啊!!
海豚沒有租漁船這麼大手筆,只好遠遠觀望囉XDDDDDDDDDDD
(菜宅)
在澎湖種菜......得要蓋個宅院給它住啊!!!
澎湖秋冬東北季風盛行,加上縣內沒有高山屏障,為了抵擋東北季風及挾帶的鹹雨,用石頭組成的石牆就有其必要性。
用石牆來檔避風雨,用來保護園地裡的農作物,這種特殊的景觀,只有在澎湖看的到。
澎湖菜宅又稱宅內,一搬來說分為兩種:靠近住家用硓𥑮石堆砌的稱為"圍仔";遠離聚落,不一定使用咕咾石的防風牆則稱為"園仔"。
菜宅的材料通常就地取材,可以用火山熔岩凝結的玄武岩、也可以用硓𥑮石,甚至是蘆竹也可以喔!!
(枕頭餅)
在池西村內逛逛時,發現一家枕頭餅,看來是當地的名產啊!!來去逛逛!!
其實,就是一種小饅頭啊!!吃起來的口感跟槓子頭有點像耶!!海豚記得有兩種口味,聰跟原味,原味是全素的喔!!
枕頭餅就是小寶寶收涎用的鹹光餅,因應當時漁民出海捕魚方便食用,將造型改成枕頭狀小小一顆方便食用。
枕頭餅是一種健康的酵母餅,靠佬驗發酵而成,老酵母是從開店流傳至今90年啦!!
(鯨魚洞)
澎湖行的第四天早上在民宿用完豐富的早餐後,我們前往小門嶼的鯨魚洞。
西嶼主要縣道203上,通往小門嶼的交叉口上有一隻Q版鯨魚迎接我們。
後來海豚發現,西嶼幾個景點的前方路口,都會有相對應的公仔,前往西嶼燈塔時也有看到一個燈塔造型的立像啊!!
對我們觀光客來說,是一個很好辨識的工具。
(小萍的店)
在停車場停好車之後,我們步行進入村莊內,這裡有幾家小管麵線或者是海鮮餐廳,似乎都挺有名氣的。
我們到訪時,真的是淡季啊!! 很多店家都沒營業,還是還沒到用餐時間啊?????
海豚大概只對仙人掌芋頭冰有興趣而已XDDDDDDDDDDDDD
(小門地質館)
整個澎湖是火山熔岩冷卻後的玄武岩地形,小門嶼的地質館就有詳細的介紹。
澎湖地區的各式玄武岩,在這邊可以盡情觀賞喔!!!
海豚這回沒出海,小島上幾個玄武岩都很美耶!! 有機會還要安排一趟跳島之旅。
(地質館旁奇妙的裝置藝術與樓梯間)
(鯨魚洞)
經過小門地質館後,沿著指標跟著步道向前行大約10分鐘左右吧!!就會看到這隻鯨魚囉!!
這是一個柱狀玄武岩地形,經過海蝕作用在中間形成一個洞,遠遠觀望就像一隻大鯨魚的頭部!!??
海豚大概要發揮一點想像力才行啊@@
(鯨魚洞)
在觀景台往小門地質館的方向看過去,天氣真的很不錯耶!!
看那一波接一波的浪花就知道,風真的很大啊!!沒有在開玩笑的,海豚有快被風吹走的感覺XDDDDDDDD
我都說在這邊行走要蹲馬步啊!! 強勁的東北季風,我們總算是領教了啊!!
(鯨魚洞)
數十年前,一頭鯨魚誤入海蝕洞,找不到出口離開就死在洞哩,當時的居民前往分割魚肉,鯨魚洞的名稱就此而來。
海蝕洞高約7.8公尺,退潮時候可以進入洞內聽海濤;漲潮時可以欣賞巨浪拍打洞口的景象,聽說有下雪的感覺喔!!
(菜宅)
最後,就以這一大片的菜宅當結尾吧!!
走在步道上向村庄內看去,會有一大片澎湖特產~菜宅出現!!
旅行日期:池西柱狀玄武岩2016.11.01/鯨魚洞201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