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台灣)
2018繼續我的微笑旅程,實體章越來越難找啦!!海豚能否順利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呢?? 探險台灣,加油囉!!
活動相關網頁:http://www.319.com.tw/
<<NO.228 彰化縣社頭鄉>>
到訪日期:2018.02.20 / 蓋章地點:樂活觀光襪廠(印章遺失)
地名由來:清乾隆年間移民舉族入墾,建莊在平埔族大五郡社的社頭之上,所以將莊名稱之為社頭。
(早起的社頭以襪子工廠為名,因為產業落寞的關係,工廠一間一間的收,樂活觀光襪廠以觀光工廠的方式經營,店內產品眾多,可以來大肆選購一番啊!!)
<<NO.229 彰化縣鹿港鎮>>
蓋章日期:2018.02.21 / 蓋章地點:台明將台灣玻璃館
地名由來:鹿港原名"鹿仔港",地名由來有四種說法。
1.早期此地為鹿群聚集之處,因此命名為"鹿仔港"。
2.由當地原住民平埔族Rokau-an語音譯轉化(閩南語發音)。
3.因港灣形狀似鹿角而得名。
4.昔為米糧集散地,而方形米倉稱為"鹿",故得名。
據學者的研究推論,以第一種說法較為可信。
(台灣玻璃館旁的媽祖廟,算是台灣的創舉,是一間玻璃媽祖廟啊!!聽說晚上點燈的時候更美啊!!)
<<NO.230 台中市豐原區>>
到訪日期:2018.02.22
地名由來:豐原舊稱為"葫蘆墩",本地原屬於平埔族拍宰海族岸裏社的居住地,"葫蘆墩"是他們對本地之稱呼的譯音。
清末年間,劉巡撫以其地產豐饒而稱為富春鄉。亦稱為小蘇州。
民國九年(大正九年)由於本地所產之米質極佳,是本地的特產,就將原地名改為"豐原"。至於"葫蘆墩"的由來,說法有兩種。
1.本區早期為平埔族部落,族人叫"泰雅爾洞",其音與葫蘆墩頗相似,傳為其轉因而來。
2.豐原市境內有屯腳、屯頭、屯身三小丘,形似葫蘆而得名。
(東豐舊鐵道改建而成的自行車道,從豐原為起點分為兩段,一是向東勢方向的東豐自行車道、二是向后里方向的后豐自行車道。)
<<NO.231 台中市石岡區>>
到訪日期:2018.02.22
地名由來:舊稱為"石崗仔",石崗是石山丘的意思,因為大甲溪在此納入新社溪,其坑口形狀如甕缸,裡面滿佈粗石,故有此稱,後來才改稱為"石岡"。
(石岡水壩是東豐自行車道的支線,來看壯闊的水壩大堤吧!!)
<<NO.232 台中市東勢區>>
蓋章日期:2018.02.22 / 蓋章地點:中一餅行
地名由來:東勢最早叫"板寮",意思是木工做木板的工寮。後改為"東勢角",有兩種說法。
1.因為對當時的豐原人來說,"板寮"不過是在豐原東方偏僻地區的一個部落,所以就叫做"東勢角",是指東方的角落。日人剛到臺灣時亦取用"東勢角"的地名,之後才把"角"去掉,改為"東勢"而沿用至今。
2.由於本地的地勢向東方伸張,因此自古就有此稱,後來才改稱為"東勢"。
(東豐自行車道的終點,由東勢車站裝修而成的東勢客家文化中心,紅磚牆搭上客家花布,意外的合拍啊!!)
<<NO.233 高雄市美濃區>>
蓋章日期:2018.02.24 / 蓋章地點:原鄉緣紙傘文化園區
地名由來:舊稱"彌濃",美濃地方過去的先住民是曹族四社之一"美壟族"的分布之地。或有可能取自平埔族"瀰力社"與溪名"荖濃溪",各取一字併成地名。
清雍正十三年,有林姓兄弟來此開墾,籌建土地伯公廟,其開基碑文上有"瀰濃"等字樣,後定庄名為"瀰濃",意謂該地以水為源,汲用不息之意。
甲午戰後,在台日本人因懷念山明水秀的日本故鄉美濃,遂將"瀰濃"改稱為"美濃"。
(以油紙傘出名的美濃,每把傘都好美啊!!除了極具觀賞性,還可以使用唷!!)
<<NO.234 高雄市甲仙區>>
蓋章日期:2018.02.24 / 蓋章地點:三冠王芋冰城
地名由來:舊稱甲仙埔,是阿里山四社番大武壟頭社人所建。此一代先住民為傀儡番,甲仙埔似出自傀儡楠梓仙之埔地的縮讀,詳細地名由來有待查證。
(錫安山聖堂,一個與世隔絕的美麗山景。)
<<NO.235 高雄市那瑪夏區>>
到訪日期:2018.02.24
地名由來:早期稱為蚊仔只社或蚊仔圳社,1920年,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重劃行政區時,於高雄州旗山郡不置街庄之蕃地有蚊子只社大字,俱源於閩南語中對於卡那卡那富語"Mangacun"。
戰後根據上述拼音設"瑪雅鄉,居民以布農族為主,並有少數曹族與排灣族的居民。
1957年因鄉內的三個聚村分別更名"民族"、"民權"、"民生"皆冠有"民"字,寓有"三民主義"的政治理想,因此改稱為"三民鄉"。
近幾年來,原住民族自我認同意識抬頭,因三民鄉名稱過於政治八股,與原鄉地名毫無關聯,且高雄市亦有同名之三民區等徒增困擾,於2007年12月10日,該鄉鄉民代表會正式通過採用"那瑪夏鄉"(源自Namasia,楠梓仙溪)為新鄉名,Namasia是卡那卡那富族傳說中一名拯救全族而犧牲的少年。
轄下三村亦分別恢復舊名,"民族→ 南沙魯"(Nangisarʉ)、"民權 → 瑪雅"(Mangacun)、"民生 → 達卡努瓦"(Tangaanua)。
新名稱呈報高雄縣政府核備後,於2008年1月1日正式揭牌使用。
(美麗的綠建築,位於山上的民權國小)
<<NO.236 高雄市田寮區>>
到訪日期:2018.02.25
地名由來:田寮一帶曾是明鄭時期援剿中鎮屯墾地域。到了清乾隆末年更有移民入墾於此地,因為在墾成之田中築寮成莊,所以得稱。
(有著月球表面的月世界)
<<NO.237 苗栗縣西湖鄉>>
蓋章日期:2018.05.20 / 蓋章地點:金龍窯工作室
地名由來:舊稱為"四湖",因為本地附近有一連串的小河谷盆地,從下游而上,有頭湖、二湖、三湖、泗湖、五湖至九湖,其中四湖及位於本鄉的中央,為了避免與雲林縣四湖鄉同名,乃將其改為"西湖"。
(金龍窯依舊保持著台灣少見的窯燒技術
<<NO.238 苗栗縣公館鄉>>
蓋章日期:2018.05.20 / 蓋章地點:荷塘居田園餐坊
地名由來:本地拓墾完成後,墾戶的首領設租館於此,此種處理墾務的租館,在當時稱之為"公館",本地故有此稱。
<<NO.239 屏東縣新埤鄉>>
蓋章日期:2018.05.28 / 蓋章地點:7-11便利商店-新埤店(舊章)
地名由來:清代客家漢人在此建立人工蓄水池"埤"以利耕種,在埤的前方建立新的聚落叫做"新埤頭",與內埔鄉之老埤南北相互對稱,日據時代去"頭"簡稱"新埤"。
另一個說法為,"新埤"取名自新築埤頭以灌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