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台古堡)
遊玩西嶼鄉看到兩座古砲台,其中西台古堡是澎湖現存最完整也是最大規模的古砲台,跟著老兵來去尋找回憶吧!!
(西台古堡)
西元1887年清朝李鴻章為防海寇所建立的砲台,因此又稱為李鴻章古堡,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西台古堡整理的很不錯,這裡還有一個遊客中心提供相關的旅遊資訊。
另一個東台古堡,門口望去有點廢墟的感覺,加上一旁似乎還有部隊駐紮,我們就沒進去逛囉!!
來看看這個規模完整的古炮台吧!!
(西台古堡)
這個古堡算是軍事用地的一個地方,跟想像中那種歐風古堡很不一樣,有點類防空洞的感覺!!
通過石塊搭成的小隧道,就要進入古堡區囉!!
隧道旁還有好大棵的龍舌蘭,不知道是要做為屏蔽使用?? 還是後來美觀因素種植??
總之,在這看似冷冰冰的軍事用地上,多些綠意也是很不錯的感覺。
(西台古堡)
澎湖有四大砲台,西台古堡是當時工程最浩大的砲台,歷經兩年的時間才完工。
整個砲台呈現山字型的結構,牆厚約2公尺,隧道寬13尺、高11尺,還有當時最先進的大砲四門。
營舍是半圓拱型的通道組合而成,設有貯彈室、指揮所等地,大概容納駐軍人數約54人。
海豚把拔這個老兵,說對這裡有印象耶!!當初還有送餐來這邊,澎湖的老兵回憶行,總算找到一些零散的回憶啦!!
(西台古堡)
走在西台古堡的通道上,感覺好奇妙,難以想像當時駐紮兵力的情形,現在就是一個觀光景點啊!!
可以看到一旁的隧道高度頗高,走進洞裡也不需要彎腰駝背的,算是很便於行走的優良空間。
(西台古堡)
走進古堡內,裡面有點暗啊!! 通道盡頭上方還有開個小洞,應該是便利士兵進出的地方,這個洞口蠻高的,應該要架樓梯才上的去喔!!
海豚可是採仰角拍攝的啊!! 上方還有幾階階梯,洞口看起來不太大,僅容一人進出的空間。
(西台古堡)
整個澎湖群島幾乎都是玄武岩地形,這個古堡也是掩蔽在玄武岩層內的建築。
整個古堡都是這種原始的石塊顏色,這算是一種保護色的概念嗎!!
(西台古堡)
砲台的頂端還留有幾台大砲,有瞬間穿越時空的感覺,這個大砲好古老啊!! 幾乎是在劇中才會出現的道具啊!!
(西台古堡)
換個角度來看整個西台古堡,可以大致看出山字型的結構了吧!!
逛一趟古堡,再去遊客中心旁的販賣處走走,這個景點我們就完成囉!!
接下來,來去找燈塔吧!!
(漁翁島燈塔)
呼!! 好不容易抵達的燈塔,前一天傍晚我們還找到外垵漁港去啊!!
在詢問當地人之後,摸黑來到燈塔處,卻發現開放時間結束啦@@
隔天逛完西台古堡才發現,原來通往燈塔的道路,就在古堡斜對面@@
海豚一整個被地圖誤導了啦XDDDDDDDDDDDDDDDD
門口的復古郵筒超可愛,紅色的郵筒搭配潔白的燈塔,除了沒有藍天來陪襯,一切都很美麗。
(漁翁島燈塔)
要觀看這座燈塔,會先經過營區喔!!一開始走過營區時,還覺得哪裡怪怪的,眼神都不敢亂看啊!!
燈塔外面的一張簡介,詳細介紹參訪燈塔的重點資訊。
(漁翁島燈塔)
英國土木工程師韓得善(David M. Henderson)在1874年(清同治13)設計,次年8月興工,年底完成,是台澎地區創建最早的西式燈塔,也是台灣最早的預製建築。
現存的漁翁島燈塔是拆除舊式西嶼燈塔後重建的西式燈塔。
塔身是向上微縮的鑄鐵空心圓筒,立於花崗石臺基上,塔內設有鐵製螺旋梯,塔上設圓拱形燈罩及風標並安置鑄鐵平台及欄杆。
塔邊設有辦公室,四周以石牆環繞,部分的房舍是日後增建的建築物。
(展覽室)
一旁的展覽室是燈塔建築群年代最久的洋式建築,房舍以石塊堆砌而成,內分上、下二層,木質地板、木造屋架,屋頂採低緩的四向屋坡作法。
屋簷的水平線腳,突出入口的小玄關,與法式百葉窗戶造型,是一座當時少見的西洋式建築。
(霧砲)
燈塔是指引漁民回家的重要工具,在天候不佳時則用霧砲來示警。
基地上原有中國式的"西嶼古塔",1778年(乾隆43)台灣知府蔣元樞及澎湖通判謝維琪捐資重建七級浮屠,稱為"西嶼燈塔"。
塔前建天后宮(現已拆除),總稱"西嶼塔院",照片中左邊的石頭則是這個時期遺留下來的文物~石葫蘆。
(漁翁島燈塔)
細看這個潔白的燈塔,還真是美麗啊!! 這個燈塔還有出現在郵票上面喔!!
海豚小時候好像有收集過燈塔相關的郵票,後來不知道被我收哪去啦@@
(漁翁島燈塔)
展覽室內還有縮小版的燈塔建築物分布,仔細看看園區內不太大啊!!
幾棟白色的建築物,加上燈塔所在地,這邊大概逛個30分鐘就可以結束了。
(漁翁島燈塔)
走出燈塔處,一旁是綠色的原野,怎麼有種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感覺咧!!!!
澎湖的風,真的很強大啊!! 我們快速的進入車內避風去囉!!
西嶼的景點,又達陣兩處,也該準備回市區囉!!
旅行日期:201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