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桂樓)
台灣最有名的閩南式風格庭園,也是全台四大名園之一。萊園是林獻堂父親林文欽高中舉人,為安養母親羅太夫人所打造的江南庭園格局的花園。
現在看到的五桂樓是九二一地震後,林獻堂孫媳婦林芳媖積極奔走,才終於獲准由林家自費四千萬重建而成的。讓我們來看看萊園裡美麗的風景吧!!
(明台高級中學)
全台唯一古蹟花園學校,也是一所技職教育體系的中學。
是林獻堂與長子林攀龍於1949年創立"私立萊園高級中學",也是明台高中的前身,是首任董事與校長。
整個萊園建築就在學校裡面,要參觀的話,不需要門票,只要在警衛室登記就可以進入參觀囉!!
(萊園)
林獻堂的父親,建園之意在讓其母親羅太夫人有一個休閒娛樂安養怡年的地方,故以老萊子"彩衣娛親"的典故,命為"萊園"。
萊園與吳園、北郭園、林本源邸園並稱台灣日大名園,自建園迄今一百多年,經歷多次修建而形成今日風貌。
走進明台高中,右手邊就是萊園的中心位置~五桂樓,觀賞萊園就從這裡開始吧!!
(盛開的扶桑花)
(萊園園門)
花園入口以四方亭型式建造,於西元1921年改建為現在所見之巴洛克式園門。
林幼春在園門處題有"自題五柳先生傳,任指孤山處士家"一幅對聯,意指萊園主人效法古代陶淵明及林和靖等人的隱士精神,淡薄名利,務實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
園門上的華麗雕刻物,很有巴洛克的風格。
(社公祠)
走進萊園會先看到一個小花園,花園旁擺放一些九二一地震時殘留下來的建築殘件,這也算歷史痕跡的保存吧!!
社公祠?? 看來是個小祠堂的屋頂啊!!??
(萊園入口)
這個磚造的入口,應該是新的建設。走進這個小門,就會看到小習池與五桂樓囉!!
(飛觴醉月亭與虹橋)
建於荔枝島上,本為梨園表演的戲台,三面有牆。
1936年由林獻堂先生改築為四面透空的格局,柱上對聯"月明池影一樓靜,風動梅花隔崦香,香飄丹荔風三面、綠蘸清池水一奩",為林階堂先生所親題。
飛觴醉月亭與荔枝島、小習池、虹橋、五桂樓共同構成萊園景觀的中心。
每到春雨時節,紛紛細雨從天降,搖曳樹枝展新芽,映著山色的綠水被春雨撩起無限漣漪,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昔日"萊園雨霽"因而被譽為台中十二勝景之一。
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經由明台高中董事長林芳媖女士主張事務,聘請李乾朗教授指導;林承俊老師繪圖;聘水泥匠師林電一、傅秋吉;彩繪師張添利,依傳統舊工法復健,使其恢復舊時代風貌,池亭磚瓦,風華再現。
(飛觴醉月亭)
美麗的醉月亭與五桂樓遙遙相望,這個亭臺旁邊的小平台沒有圍欄,來此遊玩的旅客要注意安全啊!!
(五桂樓)
1905年林獻堂修建五桂樓,成為一棟融合西洋風與台灣味的二層洋樓,二樓是羅太夫人居住的住所。
日治時代,是櫟社詩人們的聚會所、文化協會夏季學校的上課處、也是一新會、一新義塾的活動場所,是林獻堂匯集台灣菁英,保留漢文化的歷史意義。
1911年3月,梁啟超受林獻堂邀請帶女兒梁令嫻及友人湯覺頓到五桂樓住了五天,寫下"傳語王孫應好住,海隅景物勝中州"等描寫林家花園十二景的詩句。
五桂樓不是僅是一棟歷史建築,更彰顯了林獻堂精神的體現,是一個很重要的古蹟啊!!
(竹節窗)
帶有書卷氣息的竹節窗,有著文人謙虛的特質表現。
(林氏祖塋)
這個百年古墓是清朝年間受封為將軍,福建水陸路提督林文察和他的一品夫人的合葬墓。
林文察因戰功彪炳,死後追贈太子少保,也是除了嘉義王得祿以外,本省人在清朝第二高官。
到墓前拍照好像有點怪怪的,海豚就在下方停車場的地方遠遠觀望一下囉!!
林氏祖塋非單一塋墓,而是與周邊建築共同構成台灣最大的閩南式墓葬群。
墓的主體是中西合併風格,前有西方羅馬柱,上為中國廟式頂蓋,中有壽字盧象徵長壽。
其餘大大小小的構件,都有遇有深意,算是一座製作精美的古墓。
(將軍府)
二房厝是二房林文明家族的居住所,林文明官賜建威將軍,因此二房厝正名為將軍府。
這是一座三落五進的建築物,建造於同治年間,目前尚未開放參觀唷!!
(蝴蝶結髮飾)
海豚姊妹再拜訪林家花園時,發現前方廣場有幾個文創攤位,這個玲飾小舖的蝴蝶結系列髮夾超可愛的啊!!
右邊的和服款式吊飾也很有特色耶!! 除了和服款,還有西式的小禮服,一整個激發我們的少女心,現場打包了一些髮飾帶回家。
(霧峰微笑章)
來到霧峰的另一個目的~尋找微笑印章啊!!位於民主街的霧峰牛奶大王,就是海豚的目標地囉!!
這裡有好喝的木瓜牛奶可以享用,微笑章也順利找到啦!!
(台灣基督張老教會霧峰教會)
位於民生街上的霧峰教會,看起來莊嚴的美麗啊!!
走一趟萊園,可以看到林家人對於古蹟保存的堅持與毅力,讓我們可以看到台灣歷史的見證。
PS. 本文藍色字體資料擷取自園區內介紹及天下雜誌"台中款款行"一書。
旅行日期2017.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