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
龍環葡韻景區是由幾個區域組合而成的景點,包括這棟蒂芬妮綠的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嘉模教堂、氹仔圖書館、氹仔市政花園和十字花園。
博物館前還有一片濕地,一起來逛逛這個讓人彷彿置身於歐洲的區域吧!!
(2018澳門光影節)
澳門光彩節加上玫瑰展,龍環葡韻旁的濕地搖身轉變為一個超大的景觀公園。
地面上白色的裝飾品,到了夜晚會閃閃發光,白天夜晚兩種不同風情,讓人逛的好過癮。
(2018澳門光影節)
這個濕地公園除了夜晚的燈光秀之外,玫瑰展也在此展出,可以看到不同品種的各式玫瑰花。
海豚大致上繞了一圈,沒有太仔細賞花,時間不夠用啊XDDDDDDD
(2018澳門光影節)
夜晚的光影節,看起來別有風情吧!!!各式各樣的燈飾都點亮了,晚上來賞景的人也不少唷!!
只是,這裡的燈光秀,海豚沒找著!!?? 到底在哪裡啊??
(裝置藝術)
公園內的小小裝飾品,是個小火車,簡單俐落的線條展現出火車的樣貌,真有趣啊!!
(玫瑰展)
地景花園的美麗花朵,除了玫瑰,還有其他盛開的花卉展示中,這是一個逛花園的概念!!
(葡韻生活館)
這五棟葡萄牙式建築物,在葡萄牙人統治時作為澳門高級官員的官邸及一些澳門土生葡人家庭的住宅。
八十年代,澳門旅遊司(今澳門旅遊局)將這五幢葡萄牙式建築重新修繕,包括維修外牆、整理窗戶和門框等修繕工作。
1992年,葡澳政府將其列入澳門文物名錄"已評定之建築群"類別,對該建築群進行修復工作,,及後改建為住宅式博物館。
1999年12月5日對外開放。
生活館以展示土生葡人昔日的住宅及其家具和裝飾物,仿照當時土生葡人的生活場所。
澳門土生葡人是指在澳門土生土長,而已葡萄牙語作為第一語言,以葡萄牙文化作為本位文化及身分認同的人群。
由於土生葡人大多信仰西方宗教,屋內亦擺設了一些有灣其宗教的裝飾物。
(濃厚耶誕氣息)
生活館外面充滿了聖誕節的過節氣氛,有聖誕紅及相關的裝飾藝術品,看起來好活潑啊!!
(龍環葡韻)
這裡的五棟葡萄牙式住宅分別是葡韻生活館、匯藝廊、創薈館、風貌館及迎賓館。
生活館以前稱為土生葡人之家,樓高兩層。
博物館開放時間是早上十點,海豚姊妹搭中午的飛機要回台灣,等不及博物館開門,就在外面逛逛而已,有機會再來探討博物館內部的展覽吧!!
(龍環葡韻)
蒂芬妮綠色的牆面加上白色門框,這個葡式建築看起來浪漫唯美,也是婚紗取景的聖地。
一旁種植的龍柏與聖誕節裝飾品,讓這幾棟房子充滿活力,每個角度拍起來都好美啊!!
(路氹金光大道)
龍環葡韻是拍攝對岸路氹金光大道的好地方,夜晚的路氹城是個不夜城,這裡拍夜景挺美的。
一棟棟點燈的高級酒店,變成另一個華麗的夜間風光。
白天的路氹城看起來也別有風情,一棟棟華麗的酒店,是一種都市高樓聚集的城市景觀。
(葡韻生活館)
沿著道路往上尋找嘉模教堂,回頭看看這幾棟建築,美得讓人捨不得離開。
(葡韻生活館夜景)
晚上的生活館,裝飾品都點燈了,唯美的氛圍有秒飛歐洲過聖誕節的錯覺。
連尋常的階梯打上燈光,擺上幾株聖誕紅,氣氛也變啦!!!!
(嘉模聖母教堂)
教堂樓高三層,外牆為米黃色,前壁簡樸並具新古典風格。頂部是一個鐘樓,鐘樓底下的一層為唱詩台。
1875年,時任氹仔駐軍司令官馬德提出要在氹仔興建教堂,以配合天主教傳教工作和為居住在氹仔的天主教徒提供宗教活動場所。
1877年至1883年間時任澳門教區主教蘇沙決定在氹仔興建嘉模聖母堂,至1885年9月15日建築完成。
嘉模聖母堂於1992年被列入澳門文物名錄內。
(嘉模斜巷)
嘉模教堂旁的嘉模斜巷是海豚此行最喜歡的一條道路,不規則的階梯,兩旁種上幾棵大榕樹,因應聖誕節的到來,花圃內還擺上幾盆聖誕紅。
這條路超美的,海豚姊妹在這裡拍了不少照片,不管哪個角度拍攝照片,都可以呈現美麗的風景唷。
2018年澳門三天兩夜的行程,龍環葡韻是最後一個走訪的景點,海豚的澳門行終於完結篇啦!!
旅行日期:2018.12.16